文:林孜嶸 臨床心理師
近年來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從校園、軍中、職場霸凌,到線上的網路霸凌處處可見。臨床上常見到因霸凌而中斷學業或工作,即使事隔多年,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的身心健康持續受到衝擊。
霸凌事件本身是如何造成傷害,往往與個案本身、家長、及各場域方(學校、軍營、公司主管部門)如何看待有很大關係,尤其在事件發生後的解釋方式,如果有適當的理解與引導,便可降低被霸凌者的傷害。
去年十月底,教育部粉絲專頁發佈「8件制服,8個綽號,8位曾經遭受霸凌的受害者」讓大家猜猜這8件制服的原有者是哪位youtuber或是影劇名人的宣導文案,邀請大家一同重視霸凌議題。
Table of Contents
什麼是霸凌?
霸凌是指權力不對等的負向行為在一段時間內反覆發生,出現強欺弱的情形,霸凌者一再地利用較高的社會地位對其施加權力並傷害被霸凌者。儘管霸凌行為最常見於學齡兒童、青少年和各階段的學生族群,但是,霸凌也可能在工作場所中發生,只要有小型社會,就有可能出現霸凌行為。研究顯示,在團體環境之中,當人際衝突氣氛不斷地高漲、難以化解時,經常會導致職場霸凌行為的衍生,包括攻擊性行為,例如:肢體或口頭虐待,破壞受害者的工作或工作關係或濫用職權。
霸凌的類型
霸凌不僅限於身體攻擊,霸凌也可能包括口頭攻擊、關係攻擊、網絡霸凌、工作場所騷擾或欺凌。
- 身體攻擊:暴力或對立行為,包括推、拳打腳踢、吐痰、財產破壞,身體恐嚇或威脅等。
- 言語攻擊:罵人、批評、暴力威脅、侮辱、公然屈辱、嘲諷、八卦誹謗或貶低的語言。
- 關係攻擊:將被害者從遊戲活動或社交活動中排斥或列入黑名單,無視或冷落受害者;招攬同儕欺負或排擠受害者;散佈、閒聊惡意謠言。
- 網絡霸凌:透過社交媒體網站、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軟體進行線上騷擾;冒充或入侵受害者的線上帳號;散佈受害者的裸照或侮辱性照片;褻瀆或性敲詐;上傳受害者遭受性或身體傷害的視頻;發佈有關受害者的私人資訊。
- 職場霸凌:參與具惡意的辦公室八卦;口頭或性騷擾;破壞、干擾受害者的工作表現使其無法按時完工;故意分配不合理的工作量或拒絕請假和延期;誹謗或誹謗;招攬其他員工或管理人員欺負受害者;毫無根據的書面記載、停職、降職或處罰;大聲吼叫、詛咒、指責或貶低員工。
霸凌帶來的傷害
被霸凌者容易有較多負面情緒與想法,感到更焦慮及不安全感,無價值、低自尊以及孤獨,且比其他人更容易沮喪、無助,進而影響其日常生活、學業或職業等社會功能,學業或工作表現下滑、拒學、曠課或曠職,總是迴避容易發生被欺凌的無保護空間(廁所、搭大眾運輸)或躲避所有可能遇見霸凌者的場合。
有些被霸凌者將受欺壓的憤怒轉而朝向較幼小或軟弱的後生晚輩,透過霸凌行為獲得假性自尊,卻造成此行為的惡性循環。臨床發現長期未解決的被霸凌心理陰影可能導致睡眠障礙、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發作、社交退縮、創傷壓力症候群等。
終止霸凌
面對霸凌事件最怕的就是沒有人知道,讓霸凌行為持續發生。
遭受霸凌的臨床個案常會認為:『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事情,或者是講錯話才會被欺負』、『沒有人會幫我』霸凌很多時候是長時間固定的相處模式,有很多被害者或旁觀者更因為受到威脅,心生恐懼不敢告訴別人,需要靠第三方打破這個循環!旁觀者的姑息養奸以及看好戲的心態、原受害者轉為加害者、被害者對霸凌行為缺乏認識而自我懷疑或心理怯懦不敢反抗等諸多原因都可能強化霸凌行為。
學校老師或各機關主管需創造風氣鼓勵孩子/成人揭發、公開討論霸凌事件,警覺霸凌是不可被接受的行為。
若想解決霸凌問題,除了要從最基本的家庭開始做起之外,學校老師或單位主管也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因為一位警覺性高且有能力的團體領導者可改變整個團體動力並在團體中設立模範,即使有人際關係欠佳、社交技巧較弱的孩子或公司同仁,也不見得一定會發生霸凌事件。
被霸凌者遭受創傷的長期副作用,持續性的身心健康問題則需要心理諮詢或醫療介入,成人和學齡期被霸凌者的心理諮詢可藉由處理內在憤怒、焦慮、悲傷或羞恥等複雜情緒,修復心理創傷;增強情緒調節與自我效能,並練習有效的設限技能和人際因應等,多數受害者可以透過學習新的方法來擺脫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