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信男 臨床心理師
家裡的長輩最近好奇怪,明明早上才吃過早餐沒多久,不到中午就不斷抱怨肚子餓,指著家人罵為何不給他/她東西吃。
以前,他/她每天去市場採買食物總是很有節制,然而最近冰箱總是會莫名其妙出現一盒完整的雞蛋,一天一天下來多得吃不完,彷彿前一日去採買的記憶消失了一般。
Table of Contents
失智症症狀是什麼?如何評估
越來越發現長輩開始忘東忘西,不記得我們講過的話,造成彼此誤會、衝突,也常毫無根據地妄想,這難道就是失智了嗎?
遇到親愛的家人出現類似的狀況,您也許會感到很錯愕、很擔心,部分正常老化也可能會碰到記憶減損的問題,臨床心理師可透過衡鑑評估判斷您的家中長輩是否需要更進一步的醫療協助。然而,關於失智症類型十分多種,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在介入方法上會有所不同,您可以帶著家中長輩前來做初步評估,由資深臨床心理師針對長輩的認知狀態、情緒、行為、社交及日常生活功能進行測驗,另外,透過長輩與家屬的個別晤談,也有助於讓我們協助您更了解長輩的狀況,將給予您臨床專業判斷的轉介建議。
「對於照護失智症家人時常感到無能為力、身心俱疲嗎?」
當您在照護失智症患者的過程中出現焦慮、憂鬱、憤怒、失落、孤單等情緒,卻無從排解,可以試著尋求心理相關資源的協助。
失智症是老年經常出現的疾患,其病程大多為漸進式的退化,認知、行為等症狀會逐漸惡化,最終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仰賴他人的照顧,失智症患者家屬時常在照護過程中出現負向情緒,家屬對於疾病知識、情緒調節策略、求助資源的缺乏,都可能使自身裝載過多的壓力和負向情緒,影響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可能引發暫時或永久的認知功能缺損,像是記憶力、判斷力不佳。因此如何在自身和照護之間找到平衡是相當重要的。
臨床心理諮商與治療
臨床心理師一開始會透過衛教的方式帶領照顧者認識失智症,了解其病因、症狀、預後,讓照顧者對於患者的病程有基本的認識,預先做好心理準備,透過了解患者的狀態,能夠對於往後自身的照護過程不至於感到過度挫折。
再者,在照護過程中,時常伴隨負向情緒的產生,而這些情緒可能與自身的負向信念有關,心理師會透過心理諮商過程中逐步引導的方式,改善其非理性的思考方式,採用較為正向的思考模式,並且覺察負向情緒的存在是正常的現象,學習理解、接納、與情緒同在,適當地處理情緒,最終降低其挫敗、憂鬱等負向情緒。
除此之外,透過臨床心理師開設的支持性團體,有助於照顧者可以進行情緒的宣洩,並且透過團體成員們的互相交流,發覺自己並不是孤單一人,獲得被支持的力量。
在透過心理治療的介入之後,使得照顧者能夠在照護失智長者的過程中,學習適當的情緒調適、壓力管理技巧,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有足夠的力量照顧好家中長者,維持照護品質。